近期,南京市委办公厅与南京市政府联合发布了一份引人瞩目的文件——《2025年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与美丽南京建设目标任务》。这份文件着眼于未来,以十个方面和68项具体工作为依托,明确了南京市在打击污染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方面的策略,有望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在这份文件中,南京市提出的十个重点工作领域为:1.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2. 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3. 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4. 加强土壤与农村环境保护;5. 科学提升ECO稳定性;6. 统筹推进固态废料管理;7. 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8. 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范;9. 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10.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推动南京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面,南京市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的盲目上马。这一策略意在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开发项目,取而代之的是注重低碳、环保及高技术含量的产业。这将有利于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产业实现绿色低碳的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力争打造江苏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
为了实现更高效的能源结构,南京市力求推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使用。计划到2025年,争取分布式光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装机占比达到18%,而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至少要达到40%。通过提升ECO的碳汇能力,南京市还计划实施1.56万亩的造林绿化,力争将湿地保护率提升至33.5%。这样的举措无疑为全方面提升生态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南京市明确说,将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全过程综合治理,积极地推进重点行业的清洁原料替代。预计全年将完成不少于50个替代工程,同时大气工程建设项目的总数将达到800个。市政府倡导货物运输结构的优化,推动机动车的清洁化技术,并加强非道路移动源的综合治理。到2025年底,力争重点工业园区的VOCs浓度较2021年下降20%以上,而主要港口的岸电使用电量将比2020年翻一番。
水生态环境的改善非常非常重要,南京市提出,以全方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在农村地区,加强生态环境整改治理将成为一个重要任务。尤其是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体系的建立方面,南京将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
通过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措施,综合利用率将稳定在95%以上,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农业废弃物的环境污染,也对改善农村生态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南京市还计划在到2025年之前,推动主要农业作物的化肥使用量相比2020年减少3%。
在空气质量的改善上,南京市力争实现如下目标:到2025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大幅度的提高,细颗粒物(PM2.5)浓度达到省定的要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同时,地表水的省考水质达到或好于II类水体的比例则需达到100%。针对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污染物的减排,南京也设定了明确的任务: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及总磷等主要让水受到污染的东西的排放量,都要较2020年大幅削减。
南京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美丽城市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68项具体举措的实施,将为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生态支撑。以高标准、严要求的态度,南京正朝着建设美丽城市的目标稳步前行。这样的愿景不仅让人期待,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可以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期待。
通过以上措施,南京市希望在2025年展现出一个生态优先、环境美好的城市形象,既是对自然的负责,更是对未来的承诺。便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座城市的蜕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