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重要路径。习指出:“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我们一定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强调以科学技术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能够破解传统发展方式瓶颈,带动生产方式、产业形态等方面系统性变革,大幅度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与传统生产力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依赖能源资源消耗的发展方法不一样,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层次地融合、数字技术与绿色技术深层次地融合等,重塑传统资源、能源、技术的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将大大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加速迈进。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以新质生产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加快培育新产业,多维度促进降碳减污。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能够在生产端和治理端推动降碳减污,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在生产端,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推动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快速地发展,有效控制污染物产生。比如,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采用风电、光伏发电与大规模储能技术相结合方式建设而成,2024年正式投运,年发电量约6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2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520万吨。在治理端,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节能技术与设备加速迭代,推动环境监视测定与治理产业、生态修复与保护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一些地区在河流污染治理过程中,借助“大数据+AI+物联网”技术加强对污染物溯源管理,为环境执法精准定时、精准定位提供助力。为此,要加快绿色科学技术创新,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多维度促进降碳减污。
加快发展新模式,多领域助力绿色发展。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AI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AI与农业、制造业、生态保护、医疗等领域进行深层次地融合,能够创造出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多领域助力低碳发展。比如,发展“人工智能+农业”,运用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等监测作物生长状况,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精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又能够有效控制农业污染;发展“人工智能+生态保护”,充分运用卫星遥感、图像识别等新技术对森林、草原、湿地等区域开展智能监测,将为ECO保护提供科学决定依据,形成生态保护新模式。为此,要以AI为着力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增强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体系,以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加快形成新动能,多途径增添绿色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加强能源资源管理、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低碳技术大范围的应用,打造清洁能源利用、低碳交通运输、零碳建筑居住等场景。这有助于加快形成推动绿色发展的新动能,助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行业也是国家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重点领域之一。我们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融合能源、5G、互联网、半导体等多个赛道,产业链长、关联度高、附加值大,不仅有助于减少交通运输行业的碳排放,也具有非常明显经济效益。为此,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等政策,积极推动我们国家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新动能。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版权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