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交通基础建设当前位置: 首页 > 欧宝娱乐在线平台 > 市政交通基础建设

【生态环境周观察】两会聚焦绿色转型;我国首个企业温室气体自愿披露政策出炉;欧盟放宽二氧化碳排放考核期限

时间:2025-03-11 来源:市政交通基础建设

  是钛媒体旗下的特色周报产品,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在2024年工作回顾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及,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2.7%,优良天数比例上升至87.2%,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提高到90.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过3%,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新增装机3.7亿千瓦。在2025年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环节,政府工作报告说明,要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安排中,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统筹产业体系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持续深入推动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开展煤电低碳化改造试点示范。规划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一揽子重大工程,热情参加和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等认为。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任务部署中,“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发展海上风电”均为首次被提及。

  3月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环节接受集中采访。黄润秋以两块从北京市大气环境监视测定仪上取下的滤膜为例,介绍了十年间北京的PM2.5浓度下降62%的成绩。他表示,正如北京空气质量的改善,近十年来,全国的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折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应意识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能歇脚,不能停步,还要持续深入打下去。黄润秋还具体解释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大多数表现在“三个减排”上:一是工程减排方面,“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谋划了1.9万个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钢铁行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9.3亿吨;二是在结构减排方面,一些高污染排放和高碳排放的传统产业,产品产量逐渐趋于稳定,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在蓬勃兴起,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新增装机连续两年突破3亿千瓦;三是在管理减排方面,去年相继开展了29个轮次的“线上+线下”监督帮扶,在涉气方面就推动解决了8万多个问题,还开展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智荟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苏荣欢建议进一步推行绿岛模式治理VOCs,降低中小企业治污成本的建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建议加强农业绿色发展支持政策,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氛围。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焦煤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赵建泽建议以“零碳矿山”建设推动黄河流域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昆仑互联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刘怀平关注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建议加强锂动力电池回收处理过程的污染防治,修订《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加强电池生产企业的有毒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管理,制定完善的产业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建立完善的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企业环境管理体系。

  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提案,聚焦新能源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其中,价格持续下降、企业业绩高度承压的风电、光伏领域,更多提案关注怎么样应对、纠偏“内卷式”竞争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建议通过知识产权保护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整治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大力度支持中国“新三样”产业链出海;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董事长薛济萍建议快速推进风电场改造升级。在近年实现爆发式发展的新兴起的产业——新型储能领域,不少提案聚焦如何提升市场化水平。全国人大代表、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提案建议加强完善储能的市场参与和保障机制,提升新型储能的市场化运用水平;高纪凡建议全力发展新型储能,以构建更稳定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在另一备受瞩目的前言产业——绿氢领域,提案多聚焦如何提升政策的支持护航。全国人大代表、亿华通董事长张国强建议政府部门尽快发布后续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支持政策,同时在奖补机制方面,加快资金拨付,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做到专款专用;在融资方面,利用国家中长期国债助力民企,引导投资机构设专项基金;薛济萍同样建议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期满之际,尽快出台衔接政策,延续或优化 “以奖代补” 政策,鼓励更多主体参与示范应用;同时对源头制氢进行适当补贴,尤其是将补贴直接落实到绿氢生产企业,大大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提交《政策技术及应用三位一体,让中国绿氢绿醇跑出“加速度”》提案,建议在政策层面,建立“风光氢醇一体化”能源基地示范项目,实行灵活电价机制,取消过网费限制,开通绿氢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技术端完善绿氢装备认证与能耗标准,主导全球绿氢技术标准制定,强化碳资产管理平台应用;在市场端将绿氢纳入绿色金融重点支持范畴,通过利率优惠、税收减免及土地政策倾斜降低产业成本。

  3月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规范风电场项目使用林草地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及沙化盐碱化草原上布局风电场项目。同时规定了严格避让的特殊区域,精确指出,风电场项目建设应当节约集约使用林草地,严格避让禁建区域的林草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重点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内不得新建、扩建风电场项目。

  3月4日,生态环境部正式对外发布《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据悉,该政策是我国首个企业温室气体自愿披露政策。相关意见提出了构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公开披露的配套技术规范体系、丰富和拓展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形式和渠道、丰富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应用场景、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市场化服务、鼓励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先行先试、加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国际合作等主要任务。同时,设定目标到2027年,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政策体系与技术标准基本建立,企业披露信息的积极性、披露质量和披露能力有效提升。重点行业和先行地区的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探索示范稳步推进,披露信息的应用场景更丰富;到2030年,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通用框架与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完善,企业披露意愿、披露能力和披露质量明显提升,披露信息得到普遍应用,形成与国际接轨、互通互认、服务企业高水平发展的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模式。

  据财新网报道,欧洲当地时间3月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将放宽汽车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考核期限,从原来的每年达标改为三年内总量达标。该报道称,相关变化意味着欧盟二氧化碳减排总目标不变,但车企可在三年内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如果2025年达标困难,车企可在2026年或2027年超额完成减排目标予以补足。

  近期,德国方面传出舆论争议,部分智库称中国风电设备制造商参与当地海上风电项目恐引发安全问题,并以此为由呼吁政府采取相关审查、限制措施。3月5日,欧盟中国商会发布声明,称有关机构提出的中国风电设备企业可通过传感器等收集敏感信息等怀疑没有一点事实依据,如果德国政府以此为由阻止中国企业参与项目,将构成市场歧视和贸易保护主义,违背欧盟所秉持的自由市场原则,损害国际投资的人对德国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