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正式出台了《泉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4—2035年)》,旨在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泉州绘制蓝图。这份规划不仅标志着泉州在生态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还体现了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坚定决心。
在这个新规划中,泉州依托其独特的地理与人文优势,确立了“11346”体系,包含一个总体目标、一个城市品牌、三个空间融合以及四个具体抓手。这种结构充足表现了泉州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标准和高要求,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规划明确了成功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强调要促进泉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向高水平发展转型。同时,打响“宋元中国•海丝泉州”的城市形象品牌,既是对历史背景和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在空间布局上,泉州的“三生”空间理念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协调。这样一来,不但可以有效利用资源,还能提升生活质量,让泉州市民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在实际行动上,《规划》从“善治泉州”、“生态泉州”、“智造泉州”、“品质泉州”四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泉州实践”,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这种全方位的推动方式,将为泉州市未来的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生态制度建设是这份规划的另一大亮点,它提出了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制度,建立完整资源高效利用制度,确保环境治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此举表明泉州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并不止步于口号,而是有实际的制度保障。
针对环境治理,《规划》强调要打好碧水、蓝天和净土保卫战,为此制定了十大具体任务,包括提高声环境质量、保护海域近岸环境和促进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将让泉州的山水环境更加宜人,让老百姓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中,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在生态安全方面,泉州提出要构筑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和提升自然保护地的管理上的水准,推动国土空间的用途管控,从而有效保护在发展过程中不能破坏的生态底线。
推动生态经济发展也是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大发展生态产业、加快产业体系和能源结构调整等五大重点任务,泉州将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实现绿色转型,为可持续发展开启新的篇章。
人居环境的改善同样是重点之一,泉州强调要推动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力求让居民享有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最后,在生态文化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生态文化载体的建设,强化公众的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全社会都能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从而形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看,此次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泉州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坚定步伐,给市民带来了更多期待。到2035年,泉州有望全面实现“美丽泉州”的愿景,让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实际做到和谐共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