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当前位置: 首页 > 欧宝娱乐 > 新闻中心

蕉城生态环境

时间:2025-04-10 来源:新闻中心

  严控新增,存量清零,洋中镇始终将“两违”治理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加强巡查力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执法手段,确保违法建设“零容忍”。为确保“两违”治理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洋中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入户讲解等方式,提高群众对“两违”治理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度。二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镇、村(社区)两级巡查网络,确保巡查全覆盖、无死角。

  洋中镇始终将“两违”治理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加强巡查力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强化执法手段,确保违法建设“零容忍”。东南网3月7日讯(通讯员李家宁)为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秩序,保护耕地资源,改善城乡环境,洋中镇以主干道、河道为重点,持续深入开展“两违”巡查治理工作,取得了显成效。下一步,洋中镇将继续加强“两违”管控工作的日常巡查,进一步强化对违法用地和违反法律建筑的打击力度,保持“两违”整治的高压态势,减少存量,杜绝增量,坚守耕地红线。

  加大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提升全民安全意识,全方位筑牢消防安全“防护网”,为全镇人民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东南网12月30日讯(通讯员叶家维)12月17日,为守好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防线,虎贝镇综合执法大队联合派出所、镇安办,展开了一场覆盖辖区加油站、蒸笼厂等重点区域的全方位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了解,为有效打击新增“两违”“两乱”行为,洋中镇通过日常网格巡查、接受群众举报、无人机随机航拍和利用卫星监测传输图斑等方式相结合,不断加大两违防控力度。东南网12月17日讯(通讯员李家宁)为了进一步遏制辖区内乱搭乱建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推进两违专项整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高效化,近日,洋中镇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截至目前,联合各执法部门依法出动执法人员累计60余人次,无人机巡查次数50余次,拆除违建鸡鸭舍6处,历史违建3处,持续保证洋中镇两违综合治理的高压态势。

  拆除现场,工作人员对违反法律建筑周围拉起警戒线、有序疏散不相关的人员,确保作业安全。本次拆违共出动工作人员20余人,拆除面积500多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搭建势头。12月6日,洋中镇组织执法力量,依法对天湖村违建生猪养殖场进行拆除,以“零容忍”态度,遏制新增“两违”现象,营造“坚决拆除违法建设、坚决打击乱打乱建”的浓厚氛围。

  东南网10月18日讯(通讯员石宇焓)近日,洋中镇警长带队与洋中镇河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巡河行动,重点整治河道“四乱”现象,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守护当地的绿水青山。这一行动不仅凸显了公安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也为当地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得知当事人是在林坂村进行电力工程项目施工的电力公司后,警长明确告知其行为属于非法占用水域滩地,并对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当事人立即清理所堆放的材料,恢复河岸原状。

  下一步,洋中镇将持续加大新生“两违”巡查力度,开展灵活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逐步的提升辖区群众依法依规建房的意识,让更多群众理解、支持并参与到“两违”治理工作,为有效推进“两违”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扎实推进“两违”整治工作,落实“两违”日常巡查,遏制和打击违反法律法规建设行为,严防利用国庆节假日加建抢建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洋中镇以高压态势推进“两违”整治,采取果断措施,动真碰硬,持续对“两违”建设进行雷霆打击。9月15日上午,洋中镇执法大队对天湖村、嵋屿村两处疑似违规搭建开展调查,经核实,两处疑似违规搭建均为当事人在未经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私自违法搭建。

  洋中镇将继续深化河长制工作,加大河道治理和保护力度。林辉扬表示,将继续加强巡河,确保问题及时有效地发现、及时解决,让洋中镇的河流更加清澈,生态环境更美好。9月12日,林辉扬河长一行沿着河岸线开展了巡河工作,仔细排查河流水质、河岸环境卫生、沿河排污口及河道治理项目进展情况,对发现的每一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记录,并现场提出整改意见。

  洋中镇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采取“零容忍”的真态度、“长牙齿”的硬措施,共出动六十余人,对清潭村一处占用林地的硬化道路进行依法拆除,以拆促整,并对土地进行复耕复绿。清潭村某企业未经审批擅自占用林地进行道路硬化,涉及地块面积约200平方米。下一步,洋中镇将继续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法律和法规宣传,增强群众的林地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并加大对违法建设的巡查和打击力度,对违规乱建房、乱占耕地林地建房建厂“零容忍”,做到及时有效地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拆除。

  违法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所购材料和工程质量都难得到保障,因此严重威胁到地区人民群众和违建者本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东南网8月16日讯(通讯员李佳宁)自2024年6月开展“两违”整治专项行动以来,为遏制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切实推进城乡规划管理秩序,洋中镇始终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以“露头就打、出土就拆、一拆到底”的高压态势,重拳出击,推动“两违”整治工作“见真章”。其表示认识到错误,并积极努力配合镇政府开展拆除工作。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养鸭场的数量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但是养殖场的污水排放问题也一天比一天突出。据了解,部分村民屡次擅自违规搭盖鸡鸭棚饲养鸡鸭,禽畜声响影响了周边居民休憩,同时产生的禽畜排泄物污染山坡水体环境,臭气熏天。养鸭场的污水大多数来源于于鸭舍、喝水的设备、饲料残渣等,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对周围环境和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有效遏制“两违”持续蔓延,从严控制“两违”行为,近日,洋中镇组织召开耕地保护工作部署会。2024年以来,共开展“两违”巡查一百余次,巡查范围覆盖率达100%。保持建筑清查高压态势,实行“一劝导二通知三强拆”三步走计划,提高“两违”整治的工作实效。

  牛蛙的养殖门槛低,多以农田为养殖场所,使用高密度的养殖方式,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基本上没有建立污水处理设备,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近日,洋中镇综合执法队队员们迅速行动,针对天湖村违规养殖牛蛙问题,开展牛蛙养殖整治集中行动。行动前,镇工作人员到有关地方走访调查牛蛙养殖情况,并与养殖户做沟通,宣讲解释非法养殖给土地和环境带来的破坏,争取养殖户对清拆整治非法牛蛙养殖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同时摸排存在的污染区域,系统分析,精确研判,把握明显问题,列出整治重点,研究制定措施。

  推进从海上→港口→运输→产业→社区,由海及陆的多场景减碳,涵盖了湾区内包括海上养殖、港口货运及锂电新能源等重要产业。2022年宁德时代通过各类培训、审核,赋能供应商绿色低碳转型,具体包括为供应商开展51场可持续发展培训。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2023年绿色低碳系列典型征集活动入选名单,蕉城生态环境局申报《宁德市零碳湾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典型案例成功入选。

  同时镇村干部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生猪养殖业污染整治的工作格局,对辖区内多处违法违规养殖场开展“拉网式”排查,落实“一场一策、一户一档”措施,入户发放限期整改或退养通知书,督促养殖户限期完成问题整改,确保整治行动有序推进。此外,总投资774万元的宁德市级水源地官昌水库七都溪流域洋中段水质安全保障项目,新建生态护岸867米,生态沟渠2665米,完成水质水量自动检验测试平台安装,并通过生态修复及农田面源污染防治与监控等措施。去年以来,该镇全力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约400万元污水管网应急处理工程,对坎下、溪源、溪富三个村进行污水管网建设,对镇区洋中村、东山村等7个村的生活垃圾污水管网做全面改造建设,加快洋中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切实提升污水收集和处理效率。

  近年来,洋中镇继续加大环保投入,积极地推进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处理、农村厕所革命等,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建成后日处理污水600吨,出水标准也将由国家一级B标准全方面提升到国家一级A标准。”洋中镇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该项目是蕉城区“十四五”乡镇生活垃圾污水提升治理项目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有效保障周边水域环境,提高群众生活品质,逐步推动乡镇生态文明建设。

  本案是蕉城首例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下一步,蕉城生态环境局将督促赔偿义务人按时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履行损害赔偿义务。经过两轮磋商,宁德市蕉城生态环境局与赔偿义务人于2023年5月17日成功签订《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约定赔偿义务人在签署协议后15日内向蕉城区财政局缴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3805元。

  为推进七都溪流域生态保护,维护良好水生态环境,5月8日,蕉城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细俊带队赴七都溪流域开展水生态环境巡查工作。

  自去年底以来,蕉城生态环境局在谋篇布局上做足功夫,建立并完善定期汇报会商机制,每季度召开一次环境质量分析会,业务股室定期轮流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以会为媒,全面“扫描”蕉城生态环境“体质”,以更全的视角、更微的细节、更实的举措充分做好生态环保工作,为蕉城高水平发展保驾护航。东南网4月20日讯(通讯员陈曦)为摸家底、找差距、明思路,4月19日,蕉城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环境质量分析会,全面复盘蕉城区第一季度环境质量状况,局班子成员,环境监测站、综合执法大队及各股室负责参加会议。杨明武局长强调,与会干部务必要提高重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挖掘有一定的问题,提前谋划,做好应对措施,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刚性底线,敢为善为,汇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守护好蕉城的绿水青山。

  4月18日晚,蕉城生态环境局局长杨明武带队,联合蕉南街道、万达社区对万达华城区域内音乐餐吧(酒吧)进行常态化巡查,区政协副主席黄尚晃到场指导。

  为积极引导公众了解、支持、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3月14日,蕉城生态环境局联合农行宁德分行开展“弘扬生态理念,共创绿色文明”主题活动,邀请单位干部职员走进宁德市漳湾垃圾焚烧发电厂,一起见证生活垃圾是如何变成绿色电能。

  2月28日晚,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詹舒杰赴蕉城带队组织并且开展餐饮油污联合执法行动,现场查看中心城区沿街商铺餐饮油烟及油水处置情况。

  2月21日,宁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柯照群带队赴蕉城开展危废现场督导帮扶工作。柯照群一行先后深入宁德市闽建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宁德漳湾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宁德市德信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现场查看公司制作经营情况、查阅危险废物管理台账、检查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等方式,对企业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做全面细致的了解。

  2月17日,福建省生态环境厅海洋处一级调研员李清带队赴蕉城区对海水养殖排污口排查整治进行现场技术帮扶。帮扶组一行先听取蕉城生态环境局、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对辖区内海水养殖排污口管理情况汇报,以及在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并就此展开座谈交流。

  为全面推进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2月16日,蕉城生态环境局会同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前往洋中镇、金涵乡、霍童镇、赤溪镇、八都镇等地对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设施项目选址情况进行调研。

  入户动员再深入,推动搬迁再发力。2月16日上午,蕉城生态环境局局长杨明武带队到澳港物流园,对包户厂房做搬迁动员。入户过程中,杨明武告知经营户搬迁的时间节点,并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动员经营户尽早搬迁,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月7日下午,蕉城生态环境局局长杨明武带队深入服务企业,助力蕉城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在福建爱立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杨明武现场查看了企业环保设施运作情况,重点对废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营、危废贮存间的防渗防漏问题做出专业细致的指导,同时,针对企业产能变化问题,从环保验收、环评审批、排污许可证发放等审批手续办理的角度予以解答。

  春节将至,为进一步落实企业环境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和意识,加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确保岁末年初生态环境安全平稳、有序、可控。1月10日至16日,宁德市蕉城生态环境局领导分别带队,围绕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环境风险管控、应急处突能力建设等内容,对辖区较大风险及以上的企业组织节前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

  春节将至,为弘扬民间传统文化,营造浓厚的节日喜庆氛围,1月16日下午,蕉城生态环境局开展“强国复兴有我——我们的节日·春节 多彩民俗迎新春 ‘兔’飞猛进庆佳节”迎新春剪窗花活动。

  为进一步巩固“千人以上万人以下”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整改治理工作成效,5月18日至20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驻局纪检监察组组成帮扶组,分三组深入各县(市、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进行督导帮扶。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林业局,在宁德市区东湖湿地公园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活动。“东湖湿地生物的多样性十分丰富,已查明维管束植物有48科88属98种;野生脊椎动物有31目79科226种,其中,鸟类14目30科110种,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20%……”在东湖湿地公园科普展馆内,讲解员向参观群众耐心讲解公园的发展历史,以及湿地公园内特有鸟类、水生动植物特征。

  5月20日下午,宁德市蕉城生态环境局联合宁德市岚山自然生态研究保护中心、宁德师范学院绿点环保协会在东湖南岸公园举办2022年“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放《保护生物多样性》、濒危鸟类保护宣传单等方式,引导广大市民遵守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和法规,热情参加环保宣传和环保实践,自觉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湿地、保护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

  连日来,宁德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送法入企”普法宣传活动,对新修订的《噪声污染防治法》《福建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及《民法典》《宁德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等进行宣传。

  今年以来,宁德市生态环境局按照部署要求,建立两项机制、立足三个注重、围绕四个紧盯,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谋划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已谋划146个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已申报入库省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库39项,总投资52.81亿元,其中2022年度计划投资7.11亿元。